按現時Xanga的籌款狀況,這個載滿我們童年回憶的平台看來也兇多吉少了。再說,即使籌款足夠了,Xanga也將轉型為付費的模式,用戶群只會越來越少,已非當年班上幾乎一人一個Xanga的盛況了。也許,Xanga已完成了歷史任務,注定塵封,一如其他童年回憶,閒時回望,懷愐一下過去,便又塞回記憶的角落深處。

據說,當Facebook興起之時,Xanga也漸漸沒落了。這樣的話不就很有趣嗎?意思是,在當時的網絡世界,人們不是到Xanga觀看別人的日記,就是在Facebook上與人分享自己的近況了。自Facebook與Xanga世代交替以後,Xanga這個平台便日漸荒蕪,同學組建的Blogring之中,已很少再見到有人會update了。

然而,人總需要有個地方去書寫一下,以文字理清思緒,在詞語的調配之間讓日常生活沉澱下來。Facebook雖有Note的功能,但總是略嫌太為公開,那些私密的想法、未成形的話語,又怎堪任人觀看呢?於是筆者便又回到丟棄了許久的Xanga,偶爾寫寫,不知不覺已成習慣,到現在還是不時會更新一下。

Xanga正是勝在私密個人,特別是Facebook把人群領走之後,還會來造訪你的網誌的人,始終是對你有點在意的。除去中學時班級自組的blogring以外,別人要觀看你的網誌,你幾乎必須親自向別人告知你的網址。這種個人的互動,在Facebook提倡一切均向外人展示的風氣下,是相當罕見的。「你平常有寫東西嗎?」「間中吧。」「是嗎?其實我也有‧‧‧‧‧‧要不我們交換網址?」尷尷尬尬的對話,較之Facebook上人人自我膨脹的傾向,或許稍為可愛一點。

正因為個人,在Xanga的平台上,你的文章可以更隨心所欲,選擇面向大眾,或只自言自語,一切都悉隨尊便,不必嘩眾取寵。文字風格可以自行調配,喜歡每句隔行充塞空間也毫無問題,反之,在Facebook上就不得不處處防範,以免被人詬病,說你裝模作樣之類之類。

對於很多人來說,Xanga是儲藏童年回憶的空間,畢竟曾經有段時間,人人也在其上留下了青春的痕跡;我卻是因其沒落方覺其趣的。Xanga終於倒閉,於我而言就更是一件弔詭的事了。我們都有種執迷,誤以為事物會恆常不變,放下了,也總是可以回頭再次拾起。然而,Xanga的故事卻讓我們又一次發現,這些經歷、這些童年回憶,若不是將要覆滅,我們是不加理會的。記得有時跟人提起Xanga,多半對方都會答一句:「我連密碼都唔記得左嚕。」又是老生常談,不是行將失去,我們也不懂珍惜。但又或者,正是一切皆有覆滅之可能,我們方有幸再一次注視一塊過去的碎片,正因失去才懂得珍惜的意義,那麼我們應該趁著尚有一點時間,再一次好好凝視這一片我們留在網路上的青春時光。或是把它好好封存,待某天忽爾想起,便又捧出來珍視一番。要把Xanga舊有的文章一次backup,可到此網址: http://www.xanga.com/private/archives.aspx 。

發表迴響

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:

WordPress.com 標誌

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.com 帳號。 登出 /  變更 )

Facebook照片

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。 登出 /  變更 )

連結到 %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