邊一個發明了ENCORE:安歌的奇妙時態

林家謙最新大碟《MEMENTO》以記憶貫串全碟主題,最後一首作品〈邊一個發明了ENCORE〉,將演唱會末段高喊ENCORE的情形,轉化為一種期求延長,渴望重來的呼叫。在將盡未盡的時段中,展開了某種奇妙的時態。

於此,演唱會的安歌環節,成了某種獨特的時間模型。本來時段有限的演唱會,因為觀眾呼喊歌者返場表演,而在指定的演出時間以外,添出了一段額外時間。之如足球有傷停時間,為場上的各類延誤補時,演唱會的安歌環節,則是出自觀眾的呼喚。

Read more "邊一個發明了ENCORE:安歌的奇妙時態"

切爾諾貝爾的未來完成式

這星期推出的〈我在切爾諾貝爾等你〉,同樣以普尼皮亞特市為設定。

歌詞當中的意味,地點與象徵的對照,固然明顯,毋須多言。我比較有興趣的,其實是它如何處理時間的問題,這也同時與歌曲顯得浪漫的原因互相扣連。切爾諾貝爾是一個獨特的地方,攜同它所有的歷史與事件,而歌者來到此處,為的正是於這頹垣之中,等候另一個事件發生。於此,歌曲的場景其實夾在兩個時態之間,一個是事件已然發生的時間,一個是(可能)將會發生的時間;換句話說,切爾諾貝爾是一個已經發生了某事的地方,然而往後或許再有事件發生,不過對於歌者來說,這個事件是即將降臨、近在眉睫的(「如爆炸計時開始了」)。

Read more "切爾諾貝爾的未來完成式"