Fish

F:

這天嘴饞,想起了兒時喜愛的小食,就去了一趟超市。那是稱作魚仔餅的零嘴呢,一枚枚鼓漲的餅乾各有某種海洋生物的形狀,和愉快動物餅有異曲同工之妙,也許都有點教育意義吧。還記得,小時候學校附近的小食店賣得特別便宜,放學後總會買一點回家,打開包裝,倒回盒子裡,有時逐塊撿起細嚼,有時拾起盒子傾進口中,吃法不同味道竟也不同。

不外是這麼一種無關重要的趣味而已。只是想說,人大了,記憶漸漸模糊,特別是某年魚仔餅的盒面包裝改了設計,我就再記不起自己到底喜歡哪種味道了。總是如此,站在架前一再推敲,是紫菜呢,或是烤雞?從來都想不起,只好兩種味道各買一盒,回家再細想好了。

是的,人大了,記憶漸漸模糊,再也想不起曾經死命要記住的事情了,細節一一流走,只能記起記憶的空洞。如果我忘了自己所記得的,如果我只記得自己有所遺忘,記憶缺了角,邊緣磨蝕,還成何記憶呢?沒什麼,只是想不起,F,你喜歡魚仔餅這種小食嗎?我們共處時嘗過許多零嘴,當中有魚仔餅嗎?回憶所及,只能記起某某品牌的橡膠糖、某某品牌的巧克力,那幾乎就是唯一的殘存了。飲食此一儀式,也算是兩人之間一種更親密的共處了,互相容忍食相,互相遷就快慢,漸漸磨合出一種共有的節奏。而我卻已然忘記,你喜歡的各樣食物,我們經過的一切又會否就此磨滅?是的,為免記憶衰落,曾經執筆寫下那些仍然記得的一切,那時卻只懂把當刻認為重要的事通通記下,不及其餘了。到了今天,才突然想起要問:你喜歡魚仔餅這種小食嗎?

話說偏了,只是想跟你說說魚仔餅的事情而已。魚仔餅有兩種口味,此刻我想是比較偏好烤雞味的,有時卻又會突然想念起紫菜口味;你呢?你會像我一樣矛盾嗎?

F,如果你也喜歡魚仔餅,大概也會明白吧。魚仔餅是一種奇怪的小食,本來平平無奇,那些鼓漲的金魚承擔的味粉不多不少,反而是那些無力澎起的章魚、八爪魚,乾癟的軀體可於皺摺間盛載更多的粉末,在味蕾上綻發更濃烈的刺激。我們可否相信這麼一種生活哲學:不完美反而成就完美?

這時候,又想起了〈失憶蝴蝶〉的一句歌詞。雖然一直好想寫寫這一首歌,旁及它與〈路過蜻蜓〉的關係,以至當中戀愛狀態的轉移與執迷,卻又不免發現,不過只是在重複你我的舊事而已,純屬宣洩,沒甚意思。話說偏了,F,你說魚仔餅的生活哲學,算不算「這樣遺憾或者更完美」的印證?

假如工序從不出錯,假如每顆餅乾也能如願漲起,枚枚入口感受如一,大概彼此之間就再無分別了,也就不再有驚喜,辨不出無聊,無所謂沉悶了。倒是那些無法成形的、撐不起來的,成了盒子裡最引人期盼的一員,時時希望撿起一顆異常濃烈的魚仔餅。事後看來,正因為有這些缺憾(或完美)散落其中,一切才得著意義吧。

你知道,有對比才有價值,凡事平順則不見驚喜了。若是把隱喻再推遠一點,我們尚可以說,唯有不完美的魚仔餅,餘味才更為綿長呢。沒錯,是缺憾或是完美,本來都沒有固定的位置,只看沉溺的時刻與方向。正如你我的關係,又該如何定格呢?然而,此刻只好這麼說:正因為破滅,正因為無法完滿,才會有遺憾的完美。

F,如是這樣,又何苦強求記憶的完整呢?有了顆粒,才有質感,有了缺憾,才顯得其他記憶鮮明流暢。完美可以鬆動,記憶也在歲月中慢慢篩選出美麗的片段,不及其餘了,就擦掉那些不願想起的糗事,不想面對的忸怩與尷尬,往日的憤怒與激動,只留下一片疙瘩,告知缺失。大概,用心去想是會想得起來的,但那又有何用呢(身體既已告訴你這種虛妄了)?

沒什麼,只是想記起一些不願記起的事情而已,在拉扯間見證一些難以洗刷的回憶。不過呢,F,魚仔餅吃多了會熱氣,會膩,不可以沉迷。願你也間中重拾一下童趣,吃一點魚仔餅吧。

發表迴響

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:

WordPress.com 標誌

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.com 帳號。 登出 /  變更 )

Facebook照片

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。 登出 /  變更 )

連結到 %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