林宥嘉最新大碟《今日營業中》於6月17日發售,當中包括一首廣東歌〈壞與更壞〉,由黃偉文填詞、林家謙作曲,乍聽之下彷如一般的港式流行曲,一方面令人驚嘆林宥嘉以粵語演唱的決心,卻又暗暗覺得,曲目還是走不出慣性的曲式,雖有陳奕迅、Eric Kwok等配唱,驚喜仍難長久。至6月27日,〈壞與更壞〉釋出音樂錄影帶,配搭畫面,終於展開了歌曲的全部意義。

話語未必需要說得十分清楚,我們毌需明言,歌詞中指向的各種對象實體為何,然而單就畫面的各種視覺元素,已能隱隱看見當中的暗喻。

指認昔日香港

MV開首先以書法字展示歌手名及歌名,及後的歌詞同樣採用相似的字體呈現。這一種書法字,卻並非現時坊間時時稱道的秀麗風格,也不是台灣MV裡常用以增添「書寫的溫度」感覺的手寫字,而是更貼近於從前香港街巷間常見的九龍皇帝曾灶財式字體,歪斜隨意卻又悠然自得。自此,MV裡的種種元素,都有了一個共同的指向:香港。

writing

在歌手特寫鏡頭以外,MV中閃現而過的種種畫面,都是香港的場景,一些我們曾經稱頌為香港特色、港式風味的事物,諸如冰室、電車、城市的繁榮景貌與海岸線,乃至王家衛的運鏡風格(用慢鏡將時光一片片裁斷)。甚至可以說,林宥嘉執意選唱一首粵語歌,〈壞與更壞〉本身,也是因為廣東話歌曲仍有一定的文化資本,尚可追念懷舊。然而,這種種舊日風光,卻又被一股不安難辨的氛圍籠罩,難以揮去。

對照今日雜景

那些一直在畫面上浮動的色塊,將我們舊日引以為傲的市井與中產品味統統染上了別樣的顏色。這樣萬物皆受沾染的實境,不正正是此刻香港的寫照嗎?舊有的一切價值慢慢崩解,人文風景悄悄褪去,餘下的就僅僅是兩種異常鮮明的符號了。MV時間3:05,畫面上映着的就是一輛漆得通紅的電車,車上是永隆銀行的廣告,清楚寫着「全方位人民幣跨境理財」,右邊另一輛電車則寫「大中華小型企業基金」,這一幀畫面,就此烙印在香港城市的一角之中。在千萬種渦旋的雜色之中,唯紅色刺眼而不變,配搭MV中一直閃爍的閃光,挑動我們的神經。

tram

畫面中偶爾閃現的那些廢墟境象,與香港實境對照,彷彿就在兩者間劃上了等號。〈壞與更壞〉這一首歌,就頓然變成我們如何在此頹垣敗瓦中自處的詰問了。

撕破偽善面具

雖然歌詞中,仍然有如「遇上你」、「結果都一個人」這類常於情歌出現的句子,一對照音樂錄影帶的內容,則顯然不該視之為情歌,而是有更深遠的政治指向。歌名當中的「壞與更壞」,也就代表了香港面對的一種選擇,誠如歌詞所言,不是誰都有能力任擇回頭路,我們只能在有限的選項裡尋覓出路,之謂「二揀一都很殘忍」(從何謂二?一國之中的兩制?抑或如謝安琪〈雞蛋與羔羊〉中的A與B餐?無論如何,總有一者比另一者更壞)。

既有這樣的隱喻,大概就不能只讀其表面了。黃偉文所寫的,其實是用黑色幽默以至嘲諷去回擊各種偽善的處世態度。一方面,正面指出「日日說金句證明無用」,一切的心靈雞湯,「捱下去」、「別放棄」,終究還是無法讓人闖出絕境;另一方面,也反面嘲弄那些正向失控的人們,明明面對逆境,依然自閉雙目,「凡事都很壞仍能愉快」、「研習於失敗維持歡快」,這樣指向的所謂「崇高境界」,自是最沉重的一種批判,指控那些漠視真實,粉飾太平的舉動。

cityscape

一個MV,就此揭破K歌樣板,直指核心(國語版的〈勿忘你〉講溫柔說初衷難道會是巧合嗎)。上文提到的電車場景出現不久,歌詞則馬上提到,「留下差跟壞/請表態/若不選你便任人指派」,不願意撕破幻象,只是口頭上推砌各種正能量的金句,結果就只會延擱了選擇的機會,拒絕面對現實,命運就只能任人擺佈。MV裡關於香港的影像,最終停駐於香港金融區商廈林立的畫面,正是象徵香港一路以來賴以成功的核心價值(或曰「中環價值」)。此刻可見,尚未被完全染污,然而之後要如何走下去,重整核心抑或另闢蹊徑,自縛手腳抑或奮力頑抗,猶未可知,抉擇的時刻卻日日進迫。

重頭細數MV中那些掠過的場景,破敗拆毁的教室、沙麈舖覆的鋼琴樂器、人去樓空的冰室、漸漸被視作過時的電車,都是香港那些日受摧殘的文化意指(那些間竭閃過的意符,「榮華冰室」、「永隆銀行」,名字顯然都懷有開業當時遠大的願景,來到今天,又是否真的能夠繁榮發展下去?)。倘若我們仍然拒絕正視,只塑造不同的偶像,拉起各種無用的標語,以為靜候就有美麗的新世界,而不是實實在在地為未來作好準備,那麼今天已似壞無可壞的境地,就只會每況愈下。說白一點,〈壞與更壞〉的對應,或許正是做與鳩做。

發表迴響

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:

WordPress.com 標誌

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.com 帳號。 登出 /  變更 )

Facebook照片

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。 登出 /  變更 )

連結到 %s